443.一套桌椅换一套(求票哈)-《我在1982有个家》


    第(1/3)页

    王忆判断面前桌子和屁股下的椅子是黄花梨木质地是有依据的,他虽然没有认真研究过这种木材,但好歹看过资料介绍。

    黄花梨木便是红木中的一种,如今已经绝种了,还存于世的便是以前木材做成的家具用具。

    他研究过这种木材,所以坐下后大概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子,就能隐约判断出桌椅木材的材质。

    另一个这也跟年代有关。

    82年的民间真是流落了大量的古红木家具!

    现在收红木老家具的行当还没有成规模,等到八十年代后半期,农村城里的会有好些人拖着大车开着三轮车收老家具,这些人都发财了。

    老家具中的黄花梨木家具有几个特点,比如外表细润饱满,比如打磨之后自带光泽感,比如纹路非常清晰,比如坚韧不容易开裂等等。

    当然靠这些特点没法判断出木头的材质归属,但供销社招待室里的家具色泽非常自然,曲面也光滑,看起来颜色黄褐平平无奇,但摸起来很舒服,横切面犹如绸缎面。

    王忆抚摸了一下这些桌面、桌腿和椅子,然后想闻一下味道:

    黄花梨木自带醇厚香味,且香味比较独特,是幽幽芳香中带着一股辛辣滋味,它可以制作药材,在药材中它的香味被专业的称之为“降香味”。

    当然他面前的桌椅都已经雕琢出来不知道多久了,什么味道散发殆尽,上去嗅自然嗅不到。

    可王忆有办法,他兜里有小刀,用小刀在桌腿内面贴着榫卯缝隙轻轻抠了抠,抠下点粉末出来闻了闻。

    味道挺淡的,但确实有香味,是带着一些中药那种辛辣的香味。

    这样王忆就有八分把握,这套桌椅或许还真是一整套的黄花梨木!

    他有心想问问桌椅的来路,结果有售货员进来问:“领导们,上菜吗?”

    黄中强招呼说:“上菜、上菜,赶紧先来点热乎的,让领导和同志们都去去寒气。”

    上来的第一道菜还真是够热乎。

    一盆子羊肉汤。

    童领导起来拿勺子和碗挨个给大家伙分配,霍大强客气的说:“自己来、自己来,同志们都不要客气,也不要搞官场阶级那一套!”

    大家伙纷纷响应:

    “对对,霍局长平易近人,不要搞古代封建社会老幼尊卑那一套。”

    “霍局长说的对,不过你那边自己舀汤不容易,还得把盆子端过去,算了算了,让老童给你舀了吧。”

    “王老师你也是,把你的碗拿过来,给你一起舀了……”

    白浊的羊汤里有半盆的干货,有羊肉片有羊血条也有羊肝羊肺片,热气腾腾中撒上葱花香菜叶,白绿交加,分外好看。

    王忆接过碗道谢,顺便跟霍大强讨论了一下桌椅的材质:“霍局长,你看这桌子是什么木头的?”

    霍大强随意的说:“是红木的。”

    王忆无语。

    这回答太不专业了。

    不过霍大强在古玩方面也是自学成才,并非是全才,他的研究专业是金属和陶瓷器,对木制品这块缺乏专业性。

    倒是他带来的一个手下更熟悉木质古董文物,他凑向王忆说:“王老师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

    王忆含糊的笑道:“没看出什么,就觉得这桌椅挺不错的,像是挺珍贵的木头。”

    他也不太确定这桌子的材质。

    这办事员抚摸着椅子扶手说道:“对,确实挺不错的,这应该是四出头官帽椅,盛行明清两朝——因为它像是当时的官帽,所以读书人都觉得它的样式是个科举高中的好兆头。”

    “看明清古画,其中但凡涉及到读书人,那几乎都会出现这种四出头官帽椅。”

    这人说的专业,王忆便感兴趣的问道:“同志,那你觉得它是什么材质的?”

    办事员说道:“应该是黄花梨木的,这种木材成才缓慢、木质坚实、很有韧性,且它们花纹也比较独特,所以在当时读书人的圈子里形成了一股风尚。”

    一听这话,王忆顿时竖起大拇指:厉害!靠谱!

    他必须得承认,这位同志的眼力劲比他强一点。

    羊汤上桌祛寒,什么葱爆羊肉、手掰羊肝、韭菜炒羊血、辣椒羊脸肉等热菜纷纷上桌。

    另一名办事员杨义笑道:“这是要吃全羊宴啊?”

    黄中强极力推荐:“这是我们自己养的羊,尝尝、领导们都来尝尝,味道很好的。”

    亭亭玉立的售货员又端着酒上桌,除了瓶装酒还有个陶瓷瓶子,往外一倒,倒出来的是红色饮料。

    黄中强再次招呼:“来来来,霍局、王老师,你们快把杯子拿过来,尝尝这个东西。”

    霍大强笑道:“这是红茶菌饮品?”

    黄中强得意一笑:“对,还是霍局您识货。这饮品现在在沪都、钱塘、翁洲这些大城市里头可流行了,它们是用茶、糖、水加菌种经发酵后做成的。”

    其他干部纷纷说:“报纸上说,这样发酵的饮品能生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它本身是酸的,酸的东西又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对人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效果,现在大城市里条件好的人家里,老人们每天晚上都要来一碗这种红茶菌……”

    “沪都用的茶叶乱七八糟,咱们用的是石艾茶,这可是咱黄土乡的特产,做出来的红茶菌饮品对人身体好处更多。”

    提起石艾茶,童领导便要给王忆准备上一批当礼物。

    这不光是他们乡里有求于王忆打水井,还因为傍晚王忆在门市部的表现让他对其为人大为钦佩。

    王忆便把今天去外嘴头岛的事情告诉他们。

    得知他去买了石艾茶,童领导扼腕叹息:“你真是的,王老师你见外了,以后有这种事你跟我们说,你不用花钱买,只要是我们乡里有的东西,都可以送给你。”

    王忆开玩笑的拍拍桌子说道:“这套桌椅也可以送给我?”

    黄中强哈哈笑道:“你要是喜欢就送给你,这东西有年头了,不赶时髦了,我正琢磨着怎么把它给退休哩!”

    王忆心里一喜,想要蹭鼻子上脸。

    可是酒已经上来了,汪勇招呼着开始喝酒:“我们乡里没什么好酒,领导们尝尝我从老家带回来的小黄鹤楼135,这酒不贵,但好喝不上头,你们试试能不能喝的顺口。”

    “这酒为什么叫小黄鹤楼135?后面135是有什么说头吗?”杨义放下筷子问道。

    汪勇笑道:“哪有什么说头?这酒在六几年七几年一直卖一元三毛五,所以有了这么个称呼,现在贵一些了,一下子涨了五毛钱,该叫小黄鹤楼185了!”

    “说起这个五毛钱,”童领导笑了起来,“今晚傍晚你们没过来那会老虫子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他把傍晚的闹剧连同王忆的表现仔细说了一遍。

    酒桌上就喜欢这样的话题,能把聊天氛围带起来。

    听了王忆对老虫子和那个孝顺青年做出的帮助,满桌人对他肃然起敬。

    汪勇更是直接举杯:“王老师我老汪早就听说你的好人名声,今天虽然没能亲眼见到,可童不鸣都给我们说了,我佩服你。”

    “上次去你们队里参观学习得到了你的热诚招待,今天我们必须得热诚招待你,来,我敬你一杯!”

    王忆一看杯子里满满的酒水,当场就头皮发麻:“汪部长,真要一杯吗?咱们能不能慢慢来?我酒量不行呀。”

    汪勇坏笑道:“那天在你们生产队,你可没有这么说,你手下那个叫黄有功的老兵把我们给撂翻的够呛,今天你就可了劲的来吧!”

    王忆无奈,只好举杯痛饮。

    众人纷纷鼓掌:“好!”

    王忆看到还有人蠢蠢欲动要对自己举杯子,于是他放下酒杯赶紧切话题。

    正好他想打听一下浊慧,便问众人是否知道娘娘庙的浊慧。

    他得到的是确定回复,于是便又问:“各位领导,这个浊慧师傅是什么来头?他好像挺厉害的。”

    童不鸣说道:“是挺厉害的,他人很有本事,本来这庙里没有和尚,就是有几个庙祝而已。”

    “后来社会动荡起来了,总有一些人要来找麻烦,有些庙祝害怕了,就跑回老家投奔亲戚了。”

    “浊慧这师傅来了,嗯,他让剩下的庙祝剃头当了和尚,然后这个人能言会道,在小将们手中保住了娘娘庙。”

    “来,王老师我也敬你一杯,你刚才做好事不留名的风采把我给折服了,我以后要向你学习呀!”

    看着举起来的酒杯,王忆苦笑道:“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黄土公社苦黄有功久矣。

    特别是黄有功也是黄土公社的人,可那天在王向红家里,他灌酒父母官们那是一个毫不手软。

    父母官们都记着这仇呢,如今王忆送上门来,他们自然要打着招待好的名义狠灌!

    王忆这边酒量确实普普通通,小黄鹤楼135这酒又猛,几杯子下去王忆便睡眼惺忪。

    这样以来他哪里还能跟黄土乡的干部和文物局的人聊他们乡里新发现的文物古董?

    可要是不能聊文物古董不能从中搞到点什么,那王忆不甘心:
    第(1/3)页